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越王台

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的意思及出处

唐·汪遵

含情遥指碧波东,

越王台殿蓼花红。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作者及朝代

汪遵,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必简,一字用夫,安徽宣城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工于五言绝句,擅长以历史题材创作诗歌,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多抒发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作者简介

汪遵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凋敝,他的诗歌往往借古讽今,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反映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含情脉脉地遥指着那碧波荡漾的东方,

越王的宫殿里,蓼花正开得红艳艳。

曾经,宫女们如花般美丽,布满了春天的宫殿,

而如今,这里只剩下鹧鸪在孤独地飞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越王台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含情遥指碧波东”以抒情的方式开篇,暗示着诗人对远方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沉思,次句“越王台殿蓼花红”则直接描绘了越王台的现状,蓼花的红艳与宫殿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后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越王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认识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进行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诗人还通过“鹧鸪飞”这一意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创作背景

汪遵生活在晚唐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对越王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越王台作为历史上的重要遗迹,见证了越国的兴衰历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变迁,诗人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感慨,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也体现了汪遵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