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捷书入奏风云动,凯骑扬尘日月黄。的释义

6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旋师喜捷

捷书入奏风云动,凯骑扬尘日月黄。的释义

朝代:唐代

作者:李隆基

捷书入奏风云动,凯骑扬尘日月黄。

旌旆蔽天鸾凤叫,将士受降妖氛扫。

始闻烽火惊戎虏,已奏凯歌传海岱。

河朔风尘万里昏,谁知此路达天阍。

作者简介

李隆基,即唐玄宗,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6年),他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唐朝经济、文化达到鼎盛,史称“开元盛世”,晚年他宠信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走向衰落,李隆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擅长文学和音乐,有多篇诗作传世。

译文

捷报传来时风云都为之动容,胜利的骑兵扬起的尘土使日月都显得昏黄,旌旗遮天蔽日,鸾凤在空中鸣叫,将士们接受敌人的投降,妖氛被一扫而空,起初听到烽火警报时还担心戎敌的侵扰,但现在已经奏响了凯歌,胜利的消息传遍了海岱地区,河朔地区的风尘曾使万里天空变得昏暗,谁能想到这条道路能够直达朝廷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军队取得胜利后的壮观景象,首句“捷书入奏风云动”形容捷报传来时,连风云都为之动容,突出了胜利的震撼力,次句“凯骑扬尘日月黄”则通过描绘胜利的骑兵扬起的尘土使日月都显得昏黄,进一步渲染了胜利的壮观场面,接下来的诗句则详细描述了军队的胜利和将士们的英勇表现,以及胜利消息传遍各地的盛况。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唐朝军队取得胜利后的壮观景象,充满了豪迈和激昂的情感,诗人通过夸张和象征的手法,将胜利的喜悦和震撼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将士们英勇表现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自豪,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朝时期的某次重大军事胜利有关,唐玄宗在位期间,唐朝经历了多次对外战争,其中不乏一些重大的胜利,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得知某次胜利后,为了表达喜悦和赞美之情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朝时期的繁荣和强大,以及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自豪和期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将士们英勇表现的赞美和对胜利的珍视。

“捷书入奏风云动,凯骑扬尘日月黄。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