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儿童弄水红衣薄,楼观迎秋碧瓦高。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29)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山亭夏日

儿童弄水红衣薄,楼观迎秋碧瓦高。的意思及出处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附加句(注:原诗中并无此句,但根据关键词构造意境,可想象为诗人另一场景的描述)

儿童弄水红衣薄,楼观迎秋碧瓦高。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高骈,字千里,晚唐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他出生于禁军世家,历仕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唐僖宗五代,累官至淮南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渤海郡王,他的一生在军事、政治、文学上都有显著的成就,尤其在平定边患、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功勋卓著,晚年因听信神仙之术,导致军力衰弱,被叛将毕师铎所囚,最终忧愤而死。

译文

(原诗部分)

绿树葱郁,浓荫蔽日,夏日时光显得格外漫长,楼台的倒影清晰地映入了池塘之中,微风拂过,水晶帘轻轻摆动,满架的蔷薇花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庭院。

(附加句)

孩子们在水中嬉戏,穿着轻薄的红衣,显得格外活泼可爱,高楼上的观景台迎接着秋天的到来,碧绿色的瓦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释义

原诗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幽静与美丽,通过绿树、楼台、池塘、水晶帘、蔷薇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附加句则通过儿童的嬉戏与高楼迎秋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与情感色彩。

赏析

高骈的《山亭夏日》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夏日山亭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绿树、楼台、池塘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凉舒适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微风、水晶帘、蔷薇等细节元素,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附加句中的儿童嬉戏与高楼迎秋,则进一步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和季节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创作背景

山亭夏日》的创作背景,史书上并无详细记载,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夏日午后,漫步于山亭之中,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有感而发,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夏日山亭的幽静与美好定格在诗中,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与回味,至于附加句,则可能是诗人根据原诗的意境,想象出的另一个场景,用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原诗的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而是根据关键词“儿童弄水红衣薄,楼观迎秋碧瓦高”所构造的意境进行创作的,在赏析和解读时,应将其与原诗分开考虑。

“儿童弄水红衣薄,楼观迎秋碧瓦高。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