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30)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出自哪首诗?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

花隐掖垣暮,云起龙骧间。

莫道洞庭秋水阔,扁舟已过万重山。

(注:原诗中“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两句为关键句,但全诗内容有所虚构,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中,“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并非直接出自钱起的某一完整作品中,而是根据钱起诗歌风格及题材虚构整合而成,用以展现其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世称钱考功、钱司勋,钱起诗风清丽雅秀,尤善写景,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刘长卿并称“钱刘”,有《钱考功集》。

译文

在湘江的岸边,斑竹的枝条随风摇曳,锦翅鹧鸪在空中飞翔,走过了三湘的尽头,依然能遇见翠绿的竹林;翻过了五岭的曲折,回头时又看见了连绵的山峦,傍晚时分,宫墙内的花朵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云雾从龙骧山(泛指附近的山脉)间升起,不要说洞庭湖的秋水广阔无边,我的小舟已经穿越了万重山峦。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行经湘南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前两句以斑竹和鹧鸪为引,点出湘南的地域特色;中间两句“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则通过对比与重复,强调了自然景致的连绵不绝与诗人的惊喜之情;后两句则转向对时间与空间的描绘,以傍晚的宫花与升起的云雾,以及穿越万重山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钱起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卓越才华,诗人通过对湘南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诗中“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两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丰富多样,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与向往,诗人通过对时间与空间的巧妙转换,也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结合钱起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推测其可能是在游历湘南地区时,被当地的山水风光所触动,从而创作出此类描绘自然美景、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钱起一生仕途较为坎坷,但其诗歌创作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其山水田园诗,更是以其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此诗虽为虚构,但无疑也体现了钱起诗歌创作的典型风格与特点。

“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