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巷歌野哭应听取,珍重吾家制锦刀。的意思及出处

8个月前 (03-31)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巷歌野哭应听取,珍重吾家制锦刀。

巷歌野哭应听取,珍重吾家制锦刀。的意思及出处

此句出自清代诗人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集》,全诗如下:

寸寸河山寸寸金,
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
巷歌野哭应听取,
珍重吾家制锦刀。
别有狂言谢时辈,
昨宵微雨湿青袍。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客家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他是“诗界革命”的领袖之一,主张“我手写我口”,倡导诗歌反映现实、表达真情,黄遵宪一生著作颇丰,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等传世。

译文

每一寸河山都如同黄金般珍贵,面对国土的分裂与破碎,谁能承担起这份责任?杜鹃鸟声声悲啼,仿佛在为国家的命运担忧落泪;精卫鸟不停地衔石填海,象征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街头巷尾的歌声与哭泣声都应被倾听,我们要珍视并传承好家族中那把象征智慧与勇气的“制锦刀”,我还有一番狂言要对时人说,昨晚的微雨打湿了我的青袍,但我的志向与决心不会因此改变。

释义

“巷歌野哭应听取”表达了诗人对民间疾苦和民众声音的重视,认为这些声音是反映社会现实、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珍重吾家制锦刀”则借物喻人,以“制锦刀”象征家族的智慧、勇气和传承,鼓励人们珍视并传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赏析

这首诗以强烈的爱国情怀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崇高赞美,诗中“寸寸河山寸寸金”一句,以金喻土,强调了国土的珍贵和不可分割性;“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两句,则通过杜鹃和精卫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民族精神的坚韧不拔和抗争到底的决心,最后两句“巷歌野哭应听取,珍重吾家制锦刀”则进一步强调了倾听民众声音和珍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清时期,当时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动荡,黄遵宪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命运的危殆和民族精神的缺失,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崇高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期望与希望,在诗中,他既表达了对国家分裂的悲痛和愤怒,又展现了对民族精神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赞美,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巷歌野哭应听取,珍重吾家制锦刀。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