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胸中纠结浩千万,到口不吐如横枚。的释义

4个月前 (03-31)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杂感

胸中纠结浩千万,到口不吐如横枚。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胸中纠结浩千万,到口不吐如横枚。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朝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幼聪颖,年少成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三十五岁便病逝于山西运城,黄景仁的诗作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多抒发穷愁不遇、怀才不遇之感,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求仙拜佛的道路渺茫都没有结果,只能在深夜里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就像风吹走了蓬草,悲壮的歌声也已远去;我像沾上了泥土的柳絮,生出了薄幸的名声,十个人里有九个可以对我不屑一顾,但读书人是百无一用的书生,不要因为我的诗作而忧愁成谶语,我胸中纠结着千万种思绪,到了嘴边却像横着一枚枚枚枚难以吐出的横枚。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感慨,首联写自己求仙拜佛无果,只能在夜晚独自抒发不平;颔联以风蓬、泥絮为喻,形容自己漂泊无依、声名狼藉的境遇;颈联则直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尾联则通过“胸中纠结浩千万,到口不吐如横枚”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及难以言说的苦闷。

赏析

这首诗是黄景仁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尾联“胸中纠结浩千万,到口不吐如横枚”更是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黄景仁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社会相对稳定但文化专制严重的时期,黄景仁虽然才华横溢,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他曾在多地游历,寻求机会,但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景仁内心的挣扎和苦闷,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胸中纠结浩千万,到口不吐如横枚。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