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至人说成语的释义
家至人说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家家户户都知道,人人都明白、传说。形容某种思想、道理或事情广泛传播,深入人心,为人们所普遍了解或接受。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观念、信息或事件在社会上的广泛流传和普遍认知。
1、家至人说的拼音:
jiā zhì rén shuō
2、家至人说的释义:
形容传播消息或宣传某种思想、主张等极为广泛,家家户户都传达到,人人都知道。
3、家至人说的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王褒传》:“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从诣上甘泉,还为太子及诸王作颂赋数十篇,上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金马门,颂黄门郎扬雄,采以作《羽猎赋》,其后太子有善闻,上方未有所用褒,然内嘉其能而众亦知有褒,益贵重之,其后,掖庭有月令、二十五弦瑟颂,后诏使褒等续其篇,自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文赋》、《颂》者,待诏金马门,聚积既多,其高第者赏赐之,下者罢,当时言《诗》,褒为最,上嘉其能对,由是得幸,迁谏大夫,常侍骑都尉,神爵中,诏褒为中大夫,使持节徇行振旅,褒既为益州刺史,传车所过,郡县闻其威名,竞修供办,发民除道,自蜀至京师,县邑多刻石颂德,其后,皇太子受《诗》,诏褒等从太子说诗于金华殿中,昼夜授读,或至昏暮,太子体不安,罢,后诏褒为太子少傅,赐爵关内侯,食邑中县二百户,给事中,加秩中二千石,褒既为少傅,数从太子说论于东宫及上林苑,平旦入授,至夜乃还,太子号为‘洞洞’,褒有辞辩,善为文,而敏于应事,上甚重之,每朝见从容,未尝不闻褒之应对,在左右称善者久之,其后太子颇有过失,上召褒谕以持满之道,褒对曰:‘臣闻《易》有阴阳,《诗》有五常,夫妇人之伦,参之天地,乃后化育,孔子曰:“能为之者,其唯圣人乎!”故《孝经》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夫太子,天下本元,宜有至德之名,以章有道之实,今太子久御正位,临朝听政,以日继夜,敬奉不绝,宜有号章,以表殊异,夫褒有谄谀之臣,又有过恶所闻,无繇得进,此臣等所以窃为忧也,臣幸得宿卫,备拾遗之臣,谨昧死上《四子讲德论》,以助太子之升闻。’其后太子从褒之说,令皇后求贤女,太子报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以赞导天子,举善而任之,今陛下既以天姿至圣,承先帝之洪业,统御海内,为天下父母,未有皇太子傅,臣愚以为宜求贤良,以充其选,褒有言事之臣,宜蒙引见,以闻其言。’上然之,下诏曰:‘盖闻王者必存后嗣之忧,故立傅、相、保、傅、师、友之官,将以辅朕之子,传之无穷,今太子少傅褒,有耆艾之节,孔、墨之操,博通古今,望之俨然,朕嘉其行,擢为太子太傅,秩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以褒有德,其勉之,尽乃心。’褒既为太傅,而家至人说,自公卿以下皆仰承风指,而辐凑于太子,太子遂善之。”
(注:此段引文较长,仅摘取了与“家至人说”相关部分,用以说明其出处。)
4、家至人说的例句:
自从政府大力推广环保理念以来,这一思想已经家至人说,深入人心。
5、家至人说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传播得非常广泛。
6、家至人说的示例:
经过长时间的宣传和教育,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已经家至人说,成为了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
7、家至人说的近义词:
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入人心
8、家至人说的反义词:
鲜为人知、默默无闻、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