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言善行成语的解释
嘉言善行成语的解释为:指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即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这个成语常用于赞扬某人或某组织所发表的言论和所做出的行为都是积极、正面的,对社会或个人有积极影响。
1、嘉言善行的拼音:
jiā yán shàn xíng
2、嘉言善行的释义:
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嘉言指有益的、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善行则指高尚的、值得称赞的善举。
3、嘉言善行的出处:
出自《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咺兮’者,威仪也;‘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俊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将愉兮,上皇德之所宜。’夫然,故生则安行,死则安葬,生民之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诗》云:‘其叶湑兮,其叶湑兮,风其吹矣,盖其反矣。’‘叶湑’盛貌,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此段中虽未直接提及“嘉言善行”四字,但整体强调了道德修养与善行的重要性,后世常将“嘉言善行”作为对高尚品德与行为的概括。“嘉言善行”作为成语,其直接出处可能源自古代典籍的总结或后世文人的提炼。
4、嘉言善行的例句:
他的嘉言善行在社区里广为流传,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5、嘉言善行的成语用法:
通常用作主语、宾语,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言行举止值得称赞。
6、嘉言善行的示例:
张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他的嘉言善行深深影响了每一位学生。
7、嘉言善行的近义词:
善言善行、高德懿行、崇德尚行等。
8、嘉言善行的反义词:
恶语伤人、恶行累累、为非作歹等,这些词语都表示言语或行为上的不良或负面表现,与“嘉言善行”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