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茫茫九泉谓已朽,岂意一旦存形仪。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4-01)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挽歌诗三首·其三

茫茫九泉谓已朽,岂意一旦存形仪。下一句是什么?

唐·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其中部分句段为

茫茫九泉谓已朽,岂意一旦存形仪。(注:此句为后人根据陶诗意境概括,非原文直出,但贴近陶诗生死观)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陶渊明

朝代: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感悟,影响深远。

译文

(整首诗译文,因“茫茫九泉谓已朽,岂意一旦存形仪”非直接原文,故以整体意境译之)

荒草茫茫无边,白杨树在风中萧萧作响,严霜降临的九月,我被人送出了远郊,四周空无一人,高高的坟墓显得格外突兀,马儿仰天长鸣,风也更加萧瑟,墓室一旦关闭,就再也看不到阳光,千年之后也不会有人再来探望,贤达之人对此也无可奈何,那些曾经来送别的人,各自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亲戚或许还会为我悲伤,但其他人已经唱起了歌,死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的身体将与山丘融为一体。

释义

此诗通过描写死后葬礼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诗人认为,人死后身体归于尘土,无论贤达与否,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他通过描绘葬礼的冷清和死后的孤寂,反衬出生命的短暂和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赏析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以极其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死后世界的图景,他通过荒草、白杨、严霜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死亡带来的沉重和压抑,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种情绪中,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生死问题,他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必然归宿,无论贤达与否,都无法逃避这一命运,他劝诫人们要珍惜生命,活在当下。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时期,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辞官归隐,过着清贫而自由的生活,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失望,因此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晚年时期,对生死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后所写,通过描绘死后世界的图景,他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豁达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陶渊明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他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茫茫九泉谓已朽,岂意一旦存形仪。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