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裾联缨上廊庙,留与後世图为师。出自哪首诗?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缔裾联缨上廊庙,留与後世图为师”,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五首·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五首·其二
宋·陆游
缔裾联缨上廊庙,留与後世图为师。
功烈在史臣笔端,声名在士子口碑。
风云变化今已矣,山川寂寞古犹兹。
独有遗爱满南徐,长与江山共流辉。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穿着官服,系着帽带,步入朝廷的殿堂,你的形象将永远留在后世,成为人们的楷模,你的功绩被史臣记载在史册上,你的名声在士子中广为流传,如今风云变幻,你已离去,但山川依旧寂寞地存在着,只有你留下的仁爱之德,在南徐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广为流传,与这里的江山共同闪耀着光辉。
释义
这首诗是对一位已故太师(魏国史公)的挽歌,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诗中通过描绘他的形象、功绩、名声以及他留下的仁爱之德,展现了他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太师魏国史公的敬仰和怀念,首句“缔裾联缨上廊庙”形象地描绘了太师身着官服、步入朝廷的场景,突出了他的尊贵地位,次句“留与後世图为师”则表达了他对后世的影响和榜样作用,接下来两句通过“功烈在史臣笔端,声名在士子口碑”进一步强调了太师的功绩和名声,最后两句则以“独有遗爱满南徐,长与江山共流辉”作为结尾,突出了太师留下的仁爱之德和与江山共存的永恒光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为悼念一位已故的太师(魏国史公)而创作的挽歌词之一,太师作为朝廷重臣,对国家和人民有着卓越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陆游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太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世能够铭记太师功绩和名声的期望,在南宋时期,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关注和思考,这首诗的创作也反映了他的这种情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