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详。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4-01)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叹士

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详。全诗是什么?

唐·白居易

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详。

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去东来无复光。

死为游魂长暗苦,生为朝士独何伤。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可惜啊,这两位士人不自重,对于别人的评价为何不去详察呢?才学浅薄却志向远大,不自量力,从西到东奔波,却再无往日的光辉,死后成为游魂长久地处于黑暗与痛苦之中,活着作为朝廷官员又有何伤悲呢?这导致天下的父母心,不再重视生男孩,反而更看重生女孩。

释义

本诗通过批评两位不自重的士人,表达了白居易对当时士人风气的不满,诗中“惜哉二子不自重”直接点出主题,批评二人不自重,不珍视自己的名声和前途。“以人可否何不详”则指出他们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详细考察别人的评价。“才疏志大不自量”进一步揭示了他们的缺点,即才学不足却志向远大,不自量力。“西去东来无复光”则暗示他们四处奔波却未能实现理想,失去了往日的光辉,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生死、男女,讽刺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的失望。

赏析

本诗语言平实,但寓意深刻,白居易通过批评两位不自重的士人,表达了对当时士人风气的不满和担忧,诗中运用对比、讽刺等手法,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唐代中期以后,社会风气逐渐败坏,士人阶层中也出现了不少不自重、不珍视名声和前途的人,白居易作为一位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对这种现象深感忧虑和不满,他通过这首诗对两位不自重的士人进行了批评和讽刺,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和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对士人应有品格和行为的期望和追求。

“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详。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