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伟哉介也已不朽,日月为字天为碑。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02)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赞介子推

伟哉介也已不朽,日月为字天为碑。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唐

作者:卢象

伟哉介也已不朽,日月为字天为碑。

春秋百代无高节,独向山前祭介推。

作者简介

卢象,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纬卿,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进士,曾任秘书郎、左补阙、中书舍人等职,卢象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同时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的作品,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伟大啊介子推,你的精神永垂不朽,

日月如同文字,天空如同石碑,记载着你的事迹。

春秋百代以来,没有谁的高尚节操能与你相比,

我独自来到山前,向你献上祭品,表达我的敬意。

释义

这首诗是对春秋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的赞美,介子推曾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历尽艰辛,重耳回国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隐居绵山,晋文公为了逼他出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他,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吃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诗中“伟哉介也已不朽”赞美介子推的伟大精神永存,“日月为字天为碑”则形象地描绘了介子推的事迹被天地铭记,日月同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高度赞扬了介子推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首句“伟哉介也已不朽”直接点题,突出了介子推的伟大和不朽,次句“日月为字天为碑”则运用了夸张和象征的手法,将介子推的事迹比作日月般光辉照人,天空般永恒不变,进一步强调了介子推的伟大和不可磨灭,后两句“春秋百代无高节,独向山前祭介推”则通过对比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介子推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赞美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卢象对介子推事迹的敬仰和感慨有关,介子推作为春秋时期的一位忠臣和隐士,他的事迹和精神在后世被广泛传颂和赞美,卢象可能是在阅读历史文献或听闻介子推的故事后,深受感动和启发,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慨,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卢象对当时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的关注和思考,他通过赞美介子推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来呼吁人们追求真善美,坚守道德底线。

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伟哉介也已不朽,日月为字天为碑。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