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把臂便嫌逢子晚,开縢乃见起予诗。的解释

3个月前 (04-02)诗词赏析7

这首古诗出自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和林子长韵二首·其一》,全诗原文如下:

把臂便嫌逢子晚,开縢乃见起予诗。的解释

把臂便嫌逢子晚,开縢乃见起予诗。

君才十倍曹刘上,肯向穷途赋式微。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齐名,有“南宋四大家”之称。

作者简介

刘克庄早年因父荫入仕,曾任靖安丞、真州录事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作品数量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他的诗歌反映了南宋末年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表达了他个人的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

译文

与你握手交谈便觉得相见恨晚,打开你的诗卷才见到启发我的诗作,你的才华远在曹植和刘桢之上,怎会向穷途末路时发出哀叹呢?

释义

“把臂便嫌逢子晚”:表示与对方相见恨晚,一见面就觉得非常投缘。

“开縢乃见起予诗”:縢(téng)指包裹诗卷的绳子,这里指打开诗卷,看到对方的诗作后受到启发。

“君才十倍曹刘上”:称赞对方的才华远超曹植和刘桢(均为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

“肯向穷途赋式微”:反问对方是否会像古人那样在穷途末路时发出哀叹。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极高评价和深厚友谊,首句“把臂便嫌逢子晚”直接表达了与友人相见恨晚的情感,次句“开縢乃见起予诗”则通过打开诗卷看到友人诗作受到启发,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友谊,后两句则是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其未来前途的期许,认为友人的才华远超古人,不会向穷途末路低头,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与友人林子长交往过程中的一首和诗,林子长是刘克庄的好友之一,两人经常诗文唱和,交流感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深厚友谊的珍视,也反映了刘克庄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友人未来前途的期许和鼓励。

“把臂便嫌逢子晚,开縢乃见起予诗。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