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四面诸山若附庸,突然中起最高峰。出自哪首诗?

3个月前 (04-03)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咏华山

四面诸山若附庸,突然中起最高峰。出自哪首诗?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四面诸山若附庸,突然中起最高峰。

作者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时期政治家、诗人,寇准自幼聪颖,七岁能诗,十九岁中进士,他性格刚直,敢于直言进谏,曾两度为相,在宋辽澶渊之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寇准的文学作品以诗见长,风格雄浑豪放,情感真挚,反映了他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

译文

只有天空高高在上,再也没有其他山峰能与它齐平,四周的群山仿佛都是它的附属品,而在这中间,突然耸立起一座最高的山峰,那就是华山。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观,首句“只有天在上”突出了华山的高耸入云,次句“更无山与齐”进一步强调了其无与伦比的高度,后两句“四面诸山若附庸,突然中起最高峰”则通过比喻和形象描绘,将华山与周围的群山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其作为最高峰的独特地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将华山的高大雄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借华山之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坚持,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创作背景

寇准在仕途上曾两度为相,但也多次遭贬,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郁闷之时,游历华山时所作,面对华山的雄伟壮观,诗人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通过描绘华山的壮丽景色,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坚持,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四面诸山若附庸,突然中起最高峰。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