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贤下士成语的释义
"敬贤下士"成语的释义为:尊敬贤能的人,屈身接纳有才能或品德高尚的人。这个成语体现了对有才能和品德之人的尊重和礼遇,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态度,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有识之士的谦逊和包容。
1、敬贤下士的拼音:
jìng xián xià shì
2、敬贤下士的释义:
指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份去结交,形容尊重人才,善于任用有才能的人。
3、敬贤下士的出处:
最早见于《新唐书·李勉传》:“勉为人忠厚,不喜趋竞,敬贤下士,无贵贱皆与之抗礼。”
4、敬贤下士的例句:
他一向敬贤下士,因此身边聚集了许多有识之士,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
5、敬贤下士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领导者或有一定地位的人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可以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6、敬贤下士的示例: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就是敬贤下士的典范,他不因诸葛亮身份低微而轻视,反而以礼相待,最终赢得了诸葛亮的忠心辅佐。
7、敬贤下士的近义词:
礼贤下士、爱才如命、求贤若渴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尊重人才、渴望人才的意愿。
8、敬贤下士的反义词:
嫉贤傲士、傲贤慢士等,这些词语表示对人才的嫉妒和轻视,与敬贤下士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