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尽日修斋,虚堂设醮,庆大仙恩惠。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4-0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仙恩颂

尽日修斋,虚堂设醮,庆大仙恩惠。出自哪首诗?

唐·李中

尽日修斋闭小房,

虚堂设醮炷名香。

庆大仙恩惠无尽,

愿得年年福寿长。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也常有表达对神仙道教的向往与敬仰之作,李中的作品在《全唐诗》中有收录,虽然数量不多,但每首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译文

整天在静室中修行斋戒,

空旷的堂屋里设坛祭神,点燃名贵的香火。

庆祝大仙赐予的无边恩惠,

祈愿年年都能享有福寿绵长。

释义

尽日修斋:整天进行斋戒修行,表示对神灵的虔诚与敬畏。

虚堂设醮:在空旷的堂屋里设立祭坛,进行道教仪式,醮指祭祀祈福的仪式。

庆大仙恩惠:庆祝大仙(神仙)赐予的恩泽与庇护。

愿得年年福寿长:祈愿自己能够年年岁岁都享有福气和长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修行斋戒、设坛祭神的场景,表达了对神仙恩惠的感激与敬仰之情,首句“尽日修斋闭小房”展现了诗人虔诚修行的态度,次句“虚堂设醮炷名香”则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的庄严与神圣,后两句“庆大仙恩惠无尽,愿得年年福寿长”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大仙恩泽的感激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愿,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体现了唐代道教诗歌的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宗教信仰或生活经历有关,唐代社会风气开放,道教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李中也不例外,他或许在修行过程中感受到了大仙的庇护与恩赐,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长生不老、福寿绵长的普遍心理。

是对这首古诗的解析,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意境。

“尽日修斋,虚堂设醮,庆大仙恩惠。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