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上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03)诗词赏析5

诗词原文

勉学

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郑板桥)

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

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

精理覃思方入妙,浮光掠影易成疏。

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隶、楷、行、草皆擅,自成一家;绘画则擅长兰竹,笔墨酣畅淋漓,极具个性,其一生坎坷,却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

译文

学问上绝不会有空洞无物的议论,要想取得功名必须有宏大的规模和志向,读书在疑惑不解的地方往往能翻出新意而有所领悟,文章写到山穷水尽之时自然会显露出神韵,深入细致地思考才能领悟学问的奥妙,浮光掠影地浏览则容易变得疏漏浅薄,在静谧的心境中寻求真正的乐趣,放眼长空才能得到宏大的视野和见解。

释义

首联“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强调了做学问要实事求是,不虚谈空论,而追求功名则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扎实的行动,颔联“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则通过读书和写作的经历,阐述了在疑惑和困境中往往能激发新的领悟和创作灵感,颈联“精理覃思方入妙,浮光掠影易成疏”进一步强调了深入思考和细致钻研的重要性,避免浅尝辄止和走马观花,尾联“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则倡导在静谧的心境中寻求真正的乐趣,以宽广的视野和胸怀去观察和思考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对学问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总结,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做学问和追求功名的态度和方法,颔联和颈联则通过具体的读书和写作经历,生动地阐述了深入思考和细致钻研的重要性,尾联则升华了主题,倡导在静谧的心境中寻求真正的乐趣和宽广的视野,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晚年时期创作的,此时他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学问和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学问和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人的期望和勉励,在清代文坛上,郑板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推崇,这首诗也成为了他传世佳作之一。

“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