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八月霜晴水清浅,闻道扁舟足回转。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4-04)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八月霜晴水清浅,闻道扁舟足回转。的意思及出处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八月霜晴水清浅,闻道扁舟足回转。

作者及朝代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后历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江州司马等职,他的诗歌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关注民生疾苦,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傍晚时分,我向东遥望海天一色,苍茫无际;远处的山峦和河流显得既宽阔又绵长,城市的四周灯火通明,犹如万家灯火;而水中央则有一条星河闪烁,宛如银河落入人间,微风吹过古老的树木,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晴天里下起了雨;月光洒在平坦的沙地上,如同夏夜凝结的霜,八月里,霜晴之后,水面变得清澈而浅浅;听说那小小的扁舟已经足够灵活,可以在水中自由回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楼上眺望远方和近景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海天、山势、灯火、星河等自然景象,以及风吹古木、月照平沙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最后两句则通过“八月霜晴水清浅”和“闻道扁舟足回转”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非常出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八月霜晴水清浅,闻道扁舟足回转”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楼夕望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当时身处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中,心情十分愉悦,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可能与他当时的生活经历和心境有关。

“八月霜晴水清浅,闻道扁舟足回转。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