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的释义

3个月前 (04-05)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悼亡诗

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吴伟业

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

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语凭将慰九泉。

肠断相思渺无畔,月残梦里泪潸然。

作者简介

吴伟业(1609年—1672年),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吴伟业擅长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风,后人称之为“梅村体”,著有《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梅村诗余》二卷等。

译文

我已白头,长久地与青山相对,那华丽的房屋又有谁来怜惜那曾经的翠黛红颜呢?半生如同浮萍般漂泊不定,随着流水逝去,一夜的冷雨便埋葬了名贵的花朵,如果重泉之下能有双鱼传递书信,我一定要将安慰的话语寄给你,以慰藉你的在天之灵,相思之苦无边无际,让我肝肠寸断,在残月的梦境中,我泪水潸然而下。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首联“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以白头与青山相对,暗示自己年岁已高,而华屋中的翠黛(指逝去的爱人)却无人怜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颔联“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用浮萍和逝水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用冷雨和名花比喻爱人的突然离世,情感深沉而悲痛,颈联“重泉若有双鱼寄,好语凭将慰九泉”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阴间与爱人通信,以安慰她的亡灵,尾联“肠断相思渺无畔,月残梦里泪潸然”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爱人的相思之苦和梦中泪流的悲痛之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白头与青山的对比、浮萍与逝水的比喻、冷雨与名花的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双鱼寄书”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与爱人阴间通信的愿望,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情感深沉而悲痛,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味,是一首优秀的悼亡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伟业为悼念其逝去的爱人所作,在吴伟业的一生中,他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磨难,包括战乱、流离失所和亲人离世等,这些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首诗中,吴伟业通过描绘自己对逝去爱人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爱情和死亡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吴伟业在明末清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白头长与青山对,华屋谁为翠黛怜。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