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出自哪首诗?
这首包含关键词“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皎然的《山居即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皎然
高秋期已尽,白露叶初凋。
淅沥檐溜滴,虚明户牖昭。
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
野老逢人共醉眠,独怜风景入新篇。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深秋时节已近尾声,白露降临,树叶开始凋零,屋檐上的雨水淅淅沥沥地滴落,室内显得明亮而通透,白色的花朵在雨后飘落在昏暗的松林间,黄色的鸟儿隔着溪流在即将成熟的麦田边鸣叫,乡野的老人遇到人便一同醉卧,而我独自欣赏这美景,将其写入新的诗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山居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与和谐,首联点明时节,颔联描绘雨水滴落、室内明亮的景象,颈联以“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两句生动描绘了雨后花落、鸟鸣麦秋的生动画面,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与乡野老人共醉、独自赏景并创作诗歌的闲适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山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颈联中的“白花过雨落松暝,黄鸟隔溪鸣麦秋”两句尤为精彩,通过色彩、声音、动静的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意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闲适心境。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深秋时节,独自漫步于山间,目睹了雨后花落、鸟鸣麦秋的景象,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于是挥毫泼墨,创作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以及他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闲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