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绍箕裘成语的拼音
克绍箕裘成语的拼音是kè shào jī qiú,该成语意指继承先辈的事业或传统,克”意为能够,“绍”指继承,“箕裘”则是古代用以指代家业的工具与服饰,整体传达了子孙继承先辈事业或技艺的寓意。
1、克绍箕裘的拼音:
kè shào jī qiú
2、克绍箕裘的释义:
比喻能继承先辈的事业或学问。“克”意为能够,“绍”指继承,“箕”和“裘”都是古代工具或衣物,这里借指先辈的技艺或事业。
3、克绍箕裘的出处:
出自《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夫然后成其为人,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虽然“克绍箕裘”并未直接出现在《礼记·学记》中,但此成语源于古代对技艺传承的比喻,与《礼记》中强调的师道传承精神相契合,后世逐渐形成了“克绍箕裘”这一成语,实际成语的直接出处可能已难以确切考证,但它在古代文献中多有使用,体现了对先辈技艺和事业传承的重视。
4、克绍箕裘的例句:
他自幼受父亲熏陶,立志要克绍箕裘,将家族的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5、克绍箕裘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表示对先辈事业或技艺的继承。
6、克绍箕裘的示例:
张家的儿子小张,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中医,立志要克绍箕裘,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大夫。
7、克绍箕裘的近义词:
继往开来、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8、克绍箕裘的反义词:
改弦易辙、另起炉灶、背道而驰、离经叛道(这些词语都表示与原先的方向或传统不同,没有继承或延续原有的事业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