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代香山避暑宫,中天积翠立芙蓉。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避暑宫
唐·杜牧
昔代香山避暑宫,中天积翠立芙蓉。
岩廊一雨半空碧,松殿秋声满夜风。
水殿风来暗香满,玉阶月上素光同。
君王避暑来游处,羽扇轻摇万绿中。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历史上杜牧并未写过完全与此相符的诗,但风格与杜牧的晚唐诗风相近。)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七言绝句著称,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杜牧的诗歌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文辞清丽生动,抒情议论,皆很痛快。
译文
昔日的香山避暑宫中,高耸的山峰如同积聚的翠绿芙蓉矗立在天际,岩石间的长廊在雨后更显半空碧绿,松林环绕的宫殿在秋夜中充满了风声,水殿吹来的风中暗香浮动,月光洒在玉阶上,一片素白的光芒,君王曾在此避暑游玩,手持羽扇,在万绿丛中轻轻摇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香山避暑宫的壮丽景色和君王避暑的闲适生活,首联点明避暑宫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以“积翠立芙蓉”形容山峰的秀美,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雨后的长廊、秋夜的松风、水殿的暗香和玉阶的月光,进一步渲染了避暑宫的幽静和美丽,尾联则通过君王避暑的场景,展现了宫廷生活的闲适和奢华。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香山避暑宫的美丽景色和宫廷生活的闲适,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如山峰、长廊、松风、水殿等,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通过君王避暑的场景,也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闲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假设它反映了晚唐时期宫廷生活的某些方面,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宫廷生活依然奢华而闲适,诗人通过描绘香山避暑宫的美丽景色和宫廷生活的闲适,或许是在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或者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某种反思,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宫廷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