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容缓成语的释义
刻不容缓成语的释义指的是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它形容情势紧迫到了极点,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能稍有迟延。这个成语常用于强调某件事情的紧急性和重要性,要求人们迅速作出反应,不容拖延。
1、刻不容缓的拼音:
kè bù róng huǎn
2、刻不容缓的释义:
形容情势紧迫,片刻也不能拖延,指形势紧迫,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3、刻不容缓的出处: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周密所著的《齐东野语》:“帝王即位,即是好日,兼官历试,刻不容缓。”意指帝王即位后,需要立即处理国家大事,不能有任何拖延。
4、刻不容缓的例句: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灾害,救援工作刻不容缓,必须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灾。
5、刻不容缓的成语用法:
作为谓语、定语、状语使用,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行动的必要性。“这个问题刻不容缓,必须马上解决。”
6、刻不容缓的示例:
在医疗急救中,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是刻不容缓的,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7、刻不容缓的近义词:
迫在眉睫、急不可待、千钧一发、危在旦夕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事情紧急,需要立即处理的意思。
8、刻不容缓的反义词:
绰绰有余、从容不迫、慢条斯理、遥遥无期等,这些词语表示时间充裕,不必急于行动或事情还有很长时间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