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鱼龙非故物,春风蛱蝶是何王。的释义
诗词原文
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
元·阿鲁威
夜来雨横与风狂,断送西园满地香。
晓来百舌问春阳,鱼龙非故物,蛱蝶是何王。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梦断池塘。
作者及朝代
作者:阿鲁威
朝代:元代
作者简介
阿鲁威,字叔重,号东泉,蒙古族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武宗至元顺帝时期,他曾任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参知政事,阿鲁威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文学家,尤其擅长散曲创作,他的作品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译文
夜晚的风雨交加,猛烈异常,将西园中的花朵摧残得满地都是香气,清晨时分,百舌鸟(即伯劳鸟)在枝头啼叫,询问春天的阳光何在,眼前的鱼龙已不再是旧时的模样,那翩翩飞舞的蛱蝶又是哪一位君王所化呢?燕子再次归来,但往事已如东流之水,一去不复返,池塘边的旧梦也已断绝。
释义
这首散曲通过描绘风雨过后的西园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风雨摧残了花朵,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百舌鸟的啼问,则透露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与惋惜,鱼龙与蛱蝶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事的更迭,燕子重来而往事不再,池塘梦断,更是将作者的哀愁与失落推向高潮。
赏析
这首散曲以自然景象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风雨、落花、百舌鸟、鱼龙、蛱蝶等意象的运用,既富有画面感,又寓意深远,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生的沧桑紧密相连,使读者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无奈,散曲的语言优美流畅,韵律和谐,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散曲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阿鲁威的个人经历有关,作为一位身处乱世、历经沧桑的文人,阿鲁威对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变迁有着深刻的体会,他通过这首散曲,将自己的感慨与哀愁融入其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这首散曲也反映了元代文人普遍存在的忧患意识和悲观情绪。
《湘妃怨·夜来雨横与风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的散曲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阿鲁威作为一位元代文人的深刻思想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