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蓬莱变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的解释
诗词原文
观南城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坐看蓬莱变桑海,自古南城天下稀。
云开雉堞千峰出,水绕樵村万树低。
落日行人归意懒,秋风野客醉醒时。
此中佳境谁能识,唯有幽人得独知。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才华横溢,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李中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深受后世喜爱。
译文
坐在这里静观蓬莱仙境般的景致渐渐变为桑田沧海,自古以来,南城的美景就是天下少有的,云雾散去,城墙上的雉堞(城墙上的矮墙)清晰可见,千峰耸立;河水环绕着樵夫居住的村庄,万树低垂,夕阳西下,行人们归心似箭却步履缓慢;秋风中,山野间的旅人从醉意中醒来,这里的佳景谁能真正懂得欣赏呢?只有那些幽居山林的人才能够独自领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首句“坐看蓬莱变桑海”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沧海桑田变化的深刻认识,接下来几句则具体描绘了南城的美景,包括城墙、山峰、河流、村庄、落日、秋风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尾句“此中佳境谁能识,唯有幽人得独知”则表达了诗人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美景之人的期待和赞赏。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人通过对南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眼光,还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坐看蓬莱变桑海”以宏大的视角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下来几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世界,尾句则以反问和肯定的语气,强调了真正懂得欣赏自然美景之人的稀缺和珍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仕途不顺和人生经历有关,李中一生仕途坎坷,多任小官职,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更加热爱自然和人生,在南城任职期间,他或许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从而创作了这首描绘南城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可以体会到他在仕途不顺时依然保持积极心态和乐观精神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