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06)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洛神赋》节选

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的意思及出处

唐·曹植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笑,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

……

(注:原文较长,此处为节选,并加入了题目要求的关键词句作为结尾部分的想象性续写,以符合题目要求。“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并非《洛神赋》原文,而是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的创意性添加。)

作者简介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在诗歌、辞赋、散文等多个文学领域都有杰出的成就,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他性格坦率不羁,不拘小节,才情横溢,但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因政治斗争的失败而郁郁而终。

译文

(对于添加的“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部分)

又仿佛怀疑是从姑射山上降临的仙女,她那如玉般纯洁的面容显得寂寞而清冷,幽雅的姿态令人陶醉。

释义

“又疑仙人下姑射”中的“姑射”是传说中的仙山名,这里用来形容洛神如同从仙山降临的仙女一般神秘而美丽。“玉容寂寞幽态清”则描绘了洛神面容如玉般纯洁无瑕,同时带着一丝寂寞和清冷的气质,以及她那幽雅动人的姿态。

赏析

虽然“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并非《洛神赋》原文,但将其融入《洛神赋》的意境中,可以感受到曹植对洛神形象的深刻描绘和赞美,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洛神超凡脱俗的美丽和气质,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寂寞感,与《洛神赋》整体的情感氛围相得益彰,曹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洛神塑造得栩栩如生、动人心魄。

创作背景

《洛神赋》是曹植在黄初三年(222年)朝京师返回封地途中经过洛水时所作,当时曹丕已经称帝,曹植因在政治上受到排挤和打压而心情抑郁,在洛水边,他仿佛看到了洛水女神的幻影,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篇赋,虽然“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并非原文内容,但结合《洛神赋》的创作背景可以推测,曹植在创作时可能受到了道家思想和神仙传说的影响,从而塑造出了洛神这一超凡脱俗、美丽动人的形象,他也通过洛神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