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桃花未见不曾失,拈出还成埋没人。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4-06)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题桃花

桃花未见不曾失,拈出还成埋没人。上一句是什么?

唐·罗隐

暖触衣襟漠漠香,

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

半里红欹宋玉墙。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妆。

桃花未见不曾失,拈出还成埋没人。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语言直白而深刻,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多有揭露和批判。

译文

桃花在微雨中静静绽放,香气袭人,虽被梅花和柳树遮掩,但其芬芳依然无法被掩盖,几枝桃花轻拂过卓文君的酒樽,半里长的红墙外,桃花与宋玉的身影相映成趣,整日里,细雨蒙蒙中无人欣赏这桃花之美,只有鸳鸯在桃花丛中相对而浴,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而那些未曾亲眼见到桃花的人,也不会觉得失去了什么;但一旦将桃花的美好展现出来,却可能会因为世俗的眼光而被埋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和埋没的感慨,前几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花的娇艳与芬芳,以及它在自然中的独特地位,后两句则通过“桃花未见不曾失,拈出还成埋没人”的深刻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世俗所忽视,甚至因展现美好而遭受埋没的无奈与叹息。

赏析

这首诗以桃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现实的无奈,前几句的描写生动而富有画面感,将桃花的美丽与芬芳展现得淋漓尽致,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与哲理的引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整首诗在赞美桃花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忽视和埋没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罗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代,诗人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这使他深感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桃花的美丽与孤独,以及美好事物被忽视和埋没的无奈,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价值的肯定。

“桃花未见不曾失,拈出还成埋没人。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