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跻攀危磴九折坂,捧玩新诗百斛珠。的释义

6个月前 (04-06)诗词赏析9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跻攀危磴九折坂,捧玩新诗百斛珠。的释义

诗词原文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唐·李白

朝饮尧祠泮,日昃辞竹扉。

微霜下沂水,夜雨收蓬扉。

鲁酒白玉壶,送君归京华。

跻攀危磴九折坂,捧玩新诗百斛珠。

赠言镂肝骨,愿子长昭苏。

眷言浮云意,来去本无端。

长风破浪时,使我挂席帆。

沦谪君南浦,相思我北山。

柴门空寂寂,不见子来还。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意境奇妙,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

译文

清晨在尧祠的池边饮酒,日落时分辞别竹篱之门,微霜已降落在沂水之上,夜雨过后收起蓬草编的门,用鲁地的美酒装满白玉壶,送你回到京城长安,攀登那险峻的九折坂,如同捧读你新诗百斛明珠般珍贵,赠言给你,字字句句都镂刻在肝骨之上,愿你永远都能振作起来,你说的话如浮云般来去无常,但长风破浪之时,我会挂起船帆追随你,你被贬谪到南方,我在北方思念着你,柴门空寂无人,再也看不见你归来的身影。

释义

这首诗是李白在鲁郡尧祠送别友人窦明府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和心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期待。

赏析

1、意境深远:诗中通过描绘清晨饮酒、日落辞别、微霜夜雨等场景,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情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2、语言优美:李白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送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如“跻攀危磴九折坂,捧玩新诗百斛珠”等句,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3、情感真挚: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感,无论是赠言镂肝骨还是愿子长昭苏,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鲁郡(今山东曲阜)送别友人窦明府时所作,当时李白因病初愈,心情较为复杂,既有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在送别友人时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也反映了李白在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背景下,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跻攀危磴九折坂,捧玩新诗百斛珠。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