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丰薄由来称有无,咸具盘餐致醪醴。上一句是什么?

8个月前 (04-07)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丰薄由来称有无,咸具盘餐致醪醴

丰薄由来称有无,咸具盘餐致醪醴。上一句是什么?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风光地,传杯笑语天。

水亭凉夜月,山阁上晴烟。

人语帘栊外,莺声枕簟边。

唯应清夜梦,长与故人连。

丰薄由来称有无,咸具盘餐致醪醴。

此中独醉客,容易尽樽罍。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食物的丰俭向来各有说法,但无论是丰盛还是简单,盘中的餐食和杯中的美酒都一应俱全。

释义

“丰薄由来称有无,咸具盘餐致醪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食物的丰盛或简单历来是人们评价宴席好坏的标准之一,但无论宴席如何,盘中的食物和杯中的美酒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即无论生活贫富,都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享受生活的乐趣。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在诗人看来,食物的丰盛或简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够享受眼前的美食和美酒,感受生活的美好,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物质的淡泊,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享受生活的文化风尚,这两句诗也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丰薄”与“有无”相对比,强调了无论生活如何,都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夏至时节回忆起在苏州的日子所作,诗中描绘了苏州夏至时节的热闹景象和美食佳肴,以及诗人与友人共饮欢笑的场景,而“丰薄由来称有无,咸具盘餐致醪醴”这两句诗,则是对当时宴席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于美食美酒的热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苏州的怀念之情,也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享受生活的文化风尚。

“丰薄由来称有无,咸具盘餐致醪醴。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