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万古江山虚秀气,二人贤色皆钟美。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4-07)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万古江山虚秀气,二人贤色皆钟美。全诗是什么?

题画

宋·杨万里

万古江山虚秀气,二人贤色皆钟美。

笔端写出无声句,此画如今更几回。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中尤善者,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万古流传的江山都显得虚有其表的秀丽,而画中的两位贤士却都集中了天地间的美好,画笔在纸端描绘出了无声的诗句,这样的画作如今又能见到几回呢?

释义

首句“万古江山虚秀气”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江山的壮丽,但用“虚秀气”三字暗示其外表的秀丽可能并不足以代表真正的内涵,次句“二人贤色皆钟美”则转而赞美画中的两位贤士,他们不仅外表出众,更集中了天地间的美好品质,后两句则是对画作的直接评价,认为画笔能够捕捉并表达出无声的诗句,而这样的画作是难得一见的。

赏析

这首诗以画为题,但并非简单地描绘画面内容,而是通过对画面的解读和联想,表达了对贤士的赞美和对画作艺术价值的肯定,首句与次句形成对比,突出了贤士的美好品质与江山的虚有其表之间的反差,后两句则通过对画作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贤士的美好品质是值得被记录和传承的,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画面的直观描绘,又有对画面背后深层含义的挖掘和解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观看一幅描绘贤士的画作时所作,当时,他或许被画中的贤士形象所打动,认为他们不仅外表出众,更具备美好的品质和内涵,他挥笔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贤士的赞美和对画作艺术价值的肯定,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于艺术创作的看法和追求,即艺术作品应该能够捕捉并表达出生活中的美好和真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为“题画”,但具体的画作名称和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以上对于创作背景的分析仅是基于对诗句内容的解读和联想所得出的推测。

“万古江山虚秀气,二人贤色皆钟美。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