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万古江山虚秀气,二人贤色皆钟美。全诗是什么?

3个月前 (04-07)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万古江山虚秀气,二人贤色皆钟美。全诗是什么?

题画

宋·杨万里

万古江山虚秀气,二人贤色皆钟美。

笔端写出无声句,此画如今更几回。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作者简介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为七言绝句中尤善者,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万古流传的江山都显得虚有其表的秀丽,而画中的两位贤士却都集中了天地间的美好,画笔在纸端描绘出了无声的诗句,这样的画作如今又能见到几回呢?

释义

首句“万古江山虚秀气”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江山的壮丽,但用“虚秀气”三字暗示其外表的秀丽可能并不足以代表真正的内涵,次句“二人贤色皆钟美”则转而赞美画中的两位贤士,他们不仅外表出众,更集中了天地间的美好品质,后两句则是对画作的直接评价,认为画笔能够捕捉并表达出无声的诗句,而这样的画作是难得一见的。

赏析

这首诗以画为题,但并非简单地描绘画面内容,而是通过对画面的解读和联想,表达了对贤士的赞美和对画作艺术价值的肯定,首句与次句形成对比,突出了贤士的美好品质与江山的虚有其表之间的反差,后两句则通过对画作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贤士的美好品质是值得被记录和传承的,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有对画面的直观描绘,又有对画面背后深层含义的挖掘和解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万里在观看一幅描绘贤士的画作时所作,当时,他或许被画中的贤士形象所打动,认为他们不仅外表出众,更具备美好的品质和内涵,他挥笔写下这首诗,以表达对贤士的赞美和对画作艺术价值的肯定,这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于艺术创作的看法和追求,即艺术作品应该能够捕捉并表达出生活中的美好和真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为“题画”,但具体的画作名称和创作背景已无从考证,以上对于创作背景的分析仅是基于对诗句内容的解读和联想所得出的推测。

“万古江山虚秀气,二人贤色皆钟美。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