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何年此地有新构,杨公巧智人谁侔。的解释

6个月前 (04-0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题杨公亭

何年此地有新构,杨公巧智人谁侔。的解释

唐·刘禹锡

何年此地有新构,杨公巧智人谁侔。

天开地辟结茅宇,云行雨施成林薮。

四檐高柳媚清景,一径落花明绿牖。

此地风光长自好,何须更问人间世。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受到民歌的启迪,常常以清新的笔触,抒写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因而被白居易誉为“诗豪”。

译文

哪一年这里新建了这座亭子,杨公的巧思和智慧谁能比得上?仿佛是天地初开时结成的茅屋,又如同云行雨施间自然形成的林木丛莽,四面屋檐下高柳依依,映衬着清幽的景色,一条小径上落花缤纷,映照着绿色的窗棂,这里的风光长久以来都是如此美好,哪里还需要再去过问人间的纷扰世事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公亭的景致,赞美了杨公的巧智与造园艺术,首联设问,引出杨公亭的新构与杨公的巧智;颔联以“天开地辟”、“云行雨施”形容自然造化的神奇,暗喻杨公造园的技艺高超;颈联具体描绘亭中景致,高柳依依、落花缤纷,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对这种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超脱尘世纷扰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杨公亭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杨公巧智的赞美,诗中“天开地辟”、“云行雨施”等词语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气势,也赋予了杨公亭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尾联“此地风光长自好,何须更问人间世”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纷扰的向往,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创作背景

刘禹锡在唐代中期以其才华横溢而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期间,游览某地时,见到一座新建的亭子(杨公亭),有感而发所作,通过对杨公亭的描绘与赞美,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寄托了自己对超脱尘世纷扰、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通过对杨公巧智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才与智慧的尊重与向往。

“何年此地有新构,杨公巧智人谁侔。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