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忽闻当坐定陵事,惭惧乞骸更见慰。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4-07)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狱中杂记(节选)

忽闻当坐定陵事,惭惧乞骸更见慰。全诗是什么?

清·方苞

……

忽闻当坐定陵事,惭惧乞骸更见慰。

……

作者简介

方苞(1668年-1749年),字灵皋,一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人(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清代散文家、史学家,康熙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方苞为学宗程朱理学,著有《周官集注》、《礼记析疑》、《春秋通论》、《望溪先生文集》等,方苞首创“义法”说,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基础,被尊为桐城派三祖之一。

译文

忽然听说(我)将要因定陵一案获罪,心中既惭愧又恐惧,于是上书请求辞官归乡,皇上反而更加宽慰(我)。

释义

- 忽闻:忽然听说。

- 当坐:应当获罪。

- 定陵事:指与定陵(明朝十三陵之一,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相关的案件或事件,此处为泛指,可能涉及陵寝修缮、管理等方面的过失或罪行。

- 惭惧:惭愧和恐惧。

- 乞骸: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即请求辞官归乡。

- 更见慰:反而更加宽慰(我)。

赏析

这句诗(实际上为散文节选)展现了方苞在面临政治风波时的复杂心境,他因卷入某桩与定陵相关的案件而心生“惭惧”,这种情绪既源于对可能犯下的过失的自责,也包含了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恐惧,当他上书请求辞官归乡时,却意外地得到了皇上的宽慰,这无疑给了他极大的心理安慰,这种转折不仅体现了皇上的宽容与仁慈,也反映了方苞在政治风波中的机智与应变能力。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句诗(散文)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惭惧”与“更见慰”的对比,生动地刻画了方苞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情感洞察力。

创作背景

方苞在康熙年间曾任官,后因卷入政治风波而一度入狱,在狱中,他写下了《狱中杂记》一文,记录了他在狱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段节选正是他在狱中得知自己可能因定陵一案获罪时的心理写照,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方苞在政治风波中的无奈与挣扎,以及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这也为我们了解清代官场文化、政治生态以及方苞个人的思想情感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忽闻当坐定陵事,惭惧乞骸更见慰。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