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如君江左今王导,有客河阳旧石洪。的解释

3个月前 (04-07)诗词赏析6

诗词原文

忆与故人游

如君江左今王导,有客河阳旧石洪。的解释

唐·韦庄

如君江左今王导,有客河阳旧石洪。

共说前朝如梦影,相思空寄北风中。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唐末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早年曾应试不第,后历任多职,晚年入蜀,依附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就像你在江南(江左)如今是王导那样的人物,而我这里也有位来自河阳的旧友石洪,我们共同谈论起前朝往事,仿佛都如梦一般飘渺,彼此间的思念只能寄托在北风中空自飘荡。

释义

江左:古代地理概念,通常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

王导:东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对稳定东晋政权有重大贡献,此处借指友人地位显赫。

河阳:地名,位于今河南境内,此处代指友人的故乡或曾居之地。

石洪:应为韦庄的友人,具体生平不详,此处作为诗人的旧友代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以“如君江左今王导”高度评价了友人在江南的成就和地位,次句“有客河阳旧石洪”则引出自己这边的旧友,形成空间上的遥相呼应,第三句“共说前朝如梦影”将话题转向对过去的回忆,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而“相思空寄北风中”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却因时空阻隔而只能寄托于无形的北风之中,情感深沉而含蓄。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经历了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纷争,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面对时局的动荡和友人的离散,心中涌起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而创作的,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在不同地域的境遇,以及对前朝往事的共同回忆,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如君江左今王导,有客河阳旧石洪。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