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日落边城旌旆愁,汉家铁马正防秋。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4-07)诗词赏析8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周朴的《塞上曲》,全诗原文如下:

日落边城旌旆愁,汉家铁马正防秋。全诗是什么?

塞上曲

唐·周朴

一阵风来一阵沙,有人行处没人家。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日落边城旌旆愁,汉家铁马正防秋。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作者简介

周朴,唐代晚期诗人,字太朴,一字见素,睦州桐庐(今浙江桐庐)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昭宗乾宁年间,周朴一生未得显达,隐居山林,以诗名世,他的诗作风格质朴自然,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时局的深刻感慨。

译文

当夕阳西下,边城的旗帜在晚风中飘扬,带着无尽的忧愁;汉朝的铁骑正在此时严阵以待,防备着秋天的入侵。

释义

“日落边城旌旆愁”描绘了边塞黄昏时分,旗帜在风中摇曳,映衬出守边将士内心的愁绪与紧张。“汉家铁马正防秋”则强调了汉朝(此处泛指中原王朝)军队在秋季这个敌人易于入侵的季节,骑着铁马严阵以待,准备抵御外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象与军事活动,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艰辛与忠诚,以及他们对国家安全的坚守,前两句以“风”、“沙”、“没人家”等意象,营造出边塞荒凉、孤寂的氛围,后两句则直接点出主题,通过“日落”、“旌旆愁”、“铁马防秋”等细节,深刻表达了边疆战士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他们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坚定与勇敢,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边疆战争频繁的时代,尤其是晚唐时期,边疆局势动荡不安,外族入侵时有发生,周朴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心系边疆安危的诗人,通过《塞上曲》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边疆战士的敬佩与同情,以及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忧虑,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边疆的实际情况,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统一、边疆安宁的美好愿望。

“日落边城旌旆愁,汉家铁马正防秋。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