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吁嗟华夏半为鬼,干戈喋血冲斗牛。的解释

7个月前 (04-08)诗词赏析13

这首诗词出自清代诗人黄遵宪的《哀旅顺》,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吁嗟华夏半为鬼,干戈喋血冲斗牛。的解释

诗词原文

《哀旅顺》

清·黄遵宪

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

吁嗟华夏半为鬼,干戈喋血冲斗牛。

前年妖星扫台宕,旌旗避路争先驱。

今年日轮拂地轴,东南半壁无坚城。

吾闻军事贵神速,乘人之危非所宜。

搴旗斩将何神勇,拔剑斫地徒悲啼。

方今海禁开已久,何物倭夷敢横暴?

庙堂自谓握神符,纵兵游奕嬉遨游。

到今始悟制夷策,祗此徒为儿戏谋。

诗中预言今果验,嗟嗟诗史谁俦匹!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客家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黄遵宪是“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其诗作反映了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被誉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人”。

译文

海水环绕着一泓深潭,九点烟波荡漾,旅顺这个地方真是天险之地啊!可悲的是华夏大地有一半的人已经成了冤魂,战争的血腥直冲斗牛之间,前年彗星扫过台湾,清军争着先驱前进,今年日寇的侵略如日中天,东南半壁江山已经没有坚城可守,我听说军事行动贵在神速,但乘人之危并不是正确的做法,虽然有时能搴旗斩将显得神勇,但更多时候只能拔剑斫地徒然悲啼,现在海禁已经开放很久了,什么样的倭寇敢如此横暴?朝廷自以为掌握了神符,却放纵士兵游奕嬉游,到现在才领悟到制夷的策略,但之前的做法只是儿戏般的谋划,诗中的预言如今果然应验了,这样的诗史谁能与之匹敌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顺的地理优势和战争惨状,批判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对外政策的失败,诗人对华夏大地的悲惨命运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对清政府的制夷策略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赏析

这首诗以旅顺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批判,展现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展现了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领袖的卓越才华和文学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甲午战争期间,当时中国正面临着日本侵略的严重威胁,旅顺作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在战争中遭受了惨重的损失,黄遵宪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对外政策的失败深感痛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也对清政府的制夷策略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也展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吁嗟华夏半为鬼,干戈喋血冲斗牛。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