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重到彤墀挥翰处,想知云梦一时吞。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4-08)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重到彤墀挥翰处,想知云梦一时吞。的意思及出处

重到彤墀挥翰处,想知云梦一时吞。

作者:唐寅(明)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供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二十八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因弘治十二年(1499年)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从此唐寅丧失进取心,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唐寅晚年生活十分穷困,有时甚至依靠朋友的接济生活,五十四岁即病逝。

译文

再次回到那皇宫中挥毫泼墨的地方(彤墀,指皇宫),想象着自己能够像古代云梦泽的壮阔一样,将所有的才华与抱负一时之间全部展现出来(云梦,古代大泽名,此处喻指才华与抱负的广阔)。

释义

“重到彤墀挥翰处”描述了诗人再次回到皇宫,这里是文人墨客展示才华的地方,也是诗人曾经挥洒笔墨、施展抱负的场所。“想知云梦一时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自己能够像云梦泽一样,拥有广阔的胸怀和无尽的才华,将所有的抱负和理想都一一实现。

赏析

这句诗是唐寅对自己才华和抱负的自信表达,通过“重到彤墀挥翰处”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而“想知云梦一时吞”则更是将诗人的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云梦泽一样,拥有无尽的才华和广阔的胸怀,将所有的抱负和理想都一一实现,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自信,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创作背景

这句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寅的仕途经历有关,唐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后因科举案受牵连入狱,被贬为吏,从此失去了进取心,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而是选择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这句诗可能就是在他游历四方、历经沧桑之后,再次回到皇宫时,对自己过去和未来的感慨与憧憬,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寅对才华的自信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也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位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的内心世界。

“重到彤墀挥翰处,想知云梦一时吞。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