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已向九原悲蔓草,尚疑吴市有神仙。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4-08)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悼亡诗

已向九原悲蔓草,尚疑吴市有神仙。全诗是什么?

朝代:魏晋

作者: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坐心悠悠,况复夜蛩鸣。

感时念往昔,抚衿长叹息。

生死异路长,昭昭永相隔。

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君子敬始终,惜哉无良弼。

安寝重冥窀,谁与归蒿里。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情。

空帷昼不寝,居闲夜不宁。

槽枥本非匹,羁勒倦苦辛。

吾独向黄泉,何人守茔垄。

鸣雁过长空,哀鸣彻九陔。

望彼苍旻迥,幽室邃且冥。

已向九原悲蔓草,尚疑吴市有神仙。

倾耳无希声,举目泪双流。

松柏郁苍苍,中情惨不欢。

苟无凌风操,何由而羽翰。

去矣长别离,生者日已疏。

朝露去日晞,逝者随朝霞。

人言梦归死,甚于日千里。

但为日沈苦,不独为路迷。

悼往讵能追,抚衿悼前轨。

存亡虽异路,贞亮犹有存。

皦皦川上波,冥冥云间月。

谁能久为此,眇眇将焉托。

作者简介

潘岳,即潘安,字安仁,世称潘安,魏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美男子”,他生于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卒于惠帝永康元年(300年),享年三十二岁,潘岳自幼聪颖,文采出众,早年曾任河阳县令、怀县令等职,后因卷入“八王之乱”而被赵王司马伦杀害,他的作品以辞藻华丽、情感细腻著称,尤其在悼亡诗方面有着极高的成就。

译文

(节选)

……

已经向着九泉之下的墓地悲叹那蔓延的荒草,还怀疑在吴市之中是否真的有神仙能够起死回生,侧耳倾听却听不到任何希望的声音,抬眼望去只见泪水不停地流淌,松柏郁郁葱葱,但心中的悲伤却难以消散,如果没有高洁的品格和超脱的操守,又怎能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呢?……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无奈感慨。“已向九原悲蔓草”意味着诗人已经来到墓地,为逝去的亲人悲叹那蔓延的荒草,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岁月的无情;“尚疑吴市有神仙”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一丝幻想和不甘,希望世间真有神仙能够起死回生,让逝去的亲人重新回到自己身边,这终究只是幻想,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人只能面对无尽的悲伤和无奈。

赏析

这两句诗是潘岳悼亡诗中的名句,情感深沉而细腻,诗人通过描绘墓地的荒凉和内心的幻想,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怀念和对生死无常的深刻感悟,诗句中的“悲蔓草”和“疑神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接受,又流露出对美好幻想的执着追求,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句更加感人至深。

创作背景

潘岳的悼亡诗是在其妻子去世后创作的,他深感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无奈,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怀念,这首悼亡诗不仅是对逝去妻子的深情悼念,也是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在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尊严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潘岳的悼亡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已向九原悲蔓草,尚疑吴市有神仙。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