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此时昭君去宫掖,边风侵肌雪满碛。的释义

6个月前 (04-09)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出塞曲

此时昭君去宫掖,边风侵肌雪满碛。的释义

唐·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单于猎火照狼山,此时昭君去宫掖。

边风侵肌雪满碛,泪洒阑干度陇愁。

汉家天子今无怒,何不遣郎君校尉守龙楼。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译文

汉朝的月亮照耀着秦地,月光映照着王昭君,她踏上玉门关的道路,从此天涯路远,再也无法回归,汉朝的月亮还会从东海升起,但昭君西嫁后却再无归期,燕支山下长寒,雪花如同花朵般飘落,她的蛾眉憔悴,最终埋没在了胡沙之中,生前没有黄金贿赂画师,导致她未能被选中留在宫中,死后只留下青冢供人凭吊,单于的猎火照亮了狼山,此时昭君正离开皇宫,边塞的风侵袭着她的肌肤,雪覆盖了整个沙漠,她泪洒阑干,度过陇山时满心愁苦,汉朝的天子如今已不再愤怒,为何不让郎君校尉守卫皇宫,而要让昭君远嫁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古代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朝廷政策的不满,诗中通过对比汉朝的月亮与王昭君的命运,突出了她无法回归的无奈和悲哀,通过描绘边塞的艰苦环境和昭君的泪洒阑干,进一步渲染了她的悲惨遭遇。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悲惨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通过抒发自己的感慨和不满,表达了对古代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朝廷政策的不满,使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白对古代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朝廷政策的不满有关,王昭君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她因不愿贿赂画师而被画得丑陋,最终被远嫁匈奴,李白通过描绘王昭君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古代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朝廷腐败政策的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此时昭君去宫掖,边风侵肌雪满碛。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