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正似此花多意思,一番红过一番开。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4-09)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正似此花多意思,一番红过一番开。的意思及出处

金 ·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又赋一首

正似此花多意思,

一番红过一番开。

作者及朝代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他是金朝末年至元朝初年最有成就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感人,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作者简介

元好问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家庭,自幼聪慧,过目成诵,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从学于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1257年),卒于获鹿寓舍,享年六十八,葬于获鹿县韩庄村西北。

译文

第一首

枝头上层层绿叶间,点点海棠花蕾含苞待放,如同少女般娇羞,不肯轻易绽放她的芳心,只让那桃花李花在春风中肆意欢笑。

第二首

海棠花就像这样充满了丰富的意蕴,每一次开放都比前一次更加红艳动人。

释义

这组诗通过描写海棠花含苞待放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那些不随波逐流、保持自我本真之人的欣赏,第一首诗中,诗人以“新绿”与“小蕾”相对,突出了海棠花的清新与含蓄;以“爱惜芳心”与“桃李闹春风”相对,强调了海棠花的内敛与桃李的张扬之间的对比,第二首诗则进一步升华了这一主题,用“一番红过一番开”来形容海棠花的不断绽放与愈发红艳,寓意着生命的不断超越与升华。

赏析

这组诗以海棠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海棠花的独特魅力与诗人的审美情趣,诗人通过对海棠花含苞待放、逐渐绽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海棠花的自然美,更赋予了它深刻的象征意义,海棠花的“爱惜芳心”与“桃李闹春风”的对比,既是对海棠花高洁品格的赞美,也是对世俗浮躁之风的批判,而“一番红过一番开”的描绘,则寓意着生命的不断超越与升华,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组诗创作于金朝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元好问身处乱世之中,深感人生无常与世事沧桑,他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组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批判精神,在乱世之中,诗人以海棠花为镜,映照出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以及生命的坚韧与脆弱。

“正似此花多意思,一番红过一番开。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