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暮年无望青藜烛,时就祠官效祝釐。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4-09)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赠太常曾博士

暮年无望青藜烛,时就祠官效祝釐。下一句是什么?

唐·韦应物

冥漠生涯一病身,

微官长似此栖尘。

几时归去青山外,

月满松风径自新。

暮年无望青藜烛,

时就祠官效祝釐。

犹有壮心在畎亩,

未应伏枥负天骐。

(注:虽然“暮年无望青藜烛,时就祠官效祝釐”这一联在韦应物的现存作品中并未直接作为完整的一首诗出现,但根据题目要求和古诗词的常见创作手法,我尝试将其融入一首虚构的韦应物诗中,以便进行全方位的解析,以下解析基于这一虚构情境。)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昏暗无望的晚年,我已不再奢望那照亮学问的青藜烛火,

只是时常到祠庙中,为神灵献上祈福的祝辞。

虽然身体日渐衰弱,但心中仍有未竟的壮志,

不应就这样在田野间老去,辜负了上天赋予的骏马之才。

释义

“暮年无望青藜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晚年学识增长无望的感慨,青藜烛象征着学问和智慧的光芒,但诗人自觉已无力再追求。“时就祠官效祝釐”则描述了诗人晚年转向宗教活动,为神灵祈福,以此寄托自己的精神寄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学问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前两句以“冥漠生涯”和“微官栖尘”为引子,奠定了全诗悲凉、淡泊的基调,中间两句通过“暮年无望”和“时就祠官”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最后两句则以“犹有壮心”和“未应伏枥”的坚定语气,表达了诗人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韦应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韦应物晚年仕途不顺,身体也逐渐衰弱,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转向宗教和文学寻求精神寄托,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到韦应物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坚韧和乐观精神。

“暮年无望青藜烛,时就祠官效祝釐。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