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09)诗词赏析5

诗词原文

月蚀诗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的意思及出处

唐·卢仝

卢仝家藏一古镜,能照人心胆皆见。

忽有一日天月蚀,白兔捣药姮娥泣。

阴云晕气相蒙澒,天道常然有开阖。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

月蚀中央已及半,金盆玉碗失颜色。

乌鸟争飞绕树间,红纱帐里透光线。

此时天地为炉炭,万物何人不怨叹。

不知白兔今何在,空使蟾光夜夜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仝,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称为“茶仙”,他的诗作风格奇特,想象丰富,语言质朴自然,多写山水景物和隐逸生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仝是唐代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茶诗闻名于世,他性格孤傲,不拘小节,常隐居山林,与僧道为友,卢仝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是唐代文学中的一股清流。

译文

卢仝家中藏有一面古镜,能照见人心和胆量,忽然有一天发生了月蚀,白兔捣药和嫦娥哭泣的景象仿佛可见,阴云和晕气相互交织,天道常有开闭之变化,这才知道白兔与美玉相比,是道赋予了它容貌,天赋予了它神韵,月蚀已经侵蚀到月亮中央的一半,金盆玉碗都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乌鸦和鸟儿在树间争飞,红纱帐里透出了微弱的光线,此时天地如同熔炉和炭火,万物之人都发出怨叹,不知道白兔现在在哪里,只留下蟾蜍的光影夜夜寒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月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一句,寓意深刻,表达了白兔与美玉的相似之处,以及它们所蕴含的道与天的神韵,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月蚀这一自然现象的忧虑和感慨,以及对世间万物的同情和关怀。

赏析

这首诗以月蚀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白兔捣药”、“姮娥泣”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诗人也通过月蚀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世间万物的关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卢仝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有关,月蚀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诗人通过描绘月蚀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世间万物的同情和关怀,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