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4-09)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月蚀诗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的意思及出处

唐·卢仝

卢仝家藏一古镜,能照人心胆皆见。

忽有一日天月蚀,白兔捣药姮娥泣。

阴云晕气相蒙澒,天道常然有开阖。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

月蚀中央已及半,金盆玉碗失颜色。

乌鸟争飞绕树间,红纱帐里透光线。

此时天地为炉炭,万物何人不怨叹。

不知白兔今何在,空使蟾光夜夜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仝,唐代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称为“茶仙”,他的诗作风格奇特,想象丰富,语言质朴自然,多写山水景物和隐逸生活,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仝是唐代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以茶诗闻名于世,他性格孤傲,不拘小节,常隐居山林,与僧道为友,卢仝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是唐代文学中的一股清流。

译文

卢仝家中藏有一面古镜,能照见人心和胆量,忽然有一天发生了月蚀,白兔捣药和嫦娥哭泣的景象仿佛可见,阴云和晕气相互交织,天道常有开闭之变化,这才知道白兔与美玉相比,是道赋予了它容貌,天赋予了它神韵,月蚀已经侵蚀到月亮中央的一半,金盆玉碗都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乌鸦和鸟儿在树间争飞,红纱帐里透出了微弱的光线,此时天地如同熔炉和炭火,万物之人都发出怨叹,不知道白兔现在在哪里,只留下蟾蜍的光影夜夜寒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月蚀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一句,寓意深刻,表达了白兔与美玉的相似之处,以及它们所蕴含的道与天的神韵,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月蚀这一自然现象的忧虑和感慨,以及对世间万物的同情和关怀。

赏析

这首诗以月蚀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白兔捣药”、“姮娥泣”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诗人也通过月蚀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世间万物的关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卢仝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悟有关,月蚀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诗人通过描绘月蚀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世间万物的同情和关怀,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