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今秋乡里荐贤书,年少周郎智有馀。的释义

6个月前 (04-09)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荐乡书

今秋乡里荐贤书,年少周郎智有馀。的释义

唐·刘兼

今秋乡里荐贤书,年少周郎智有馀。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才高自觉风云阔,地远谁怜草木疏。

唯应感激知恩者,不向人间争宠辱。

作者简介

刘兼,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抒发个人情感与抱负,以及对时局的感慨,刘兼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知名,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译文

今年秋天,我在乡里被举荐为贤才,年纪虽轻但才智过人,堪比当年的周瑜,我试着拂去铁衣上的尘埃,它如雪般洁白;手持宝剑,剑光闪烁,仿佛与天上的星辰相呼应,才学高超让我自觉胸怀壮志,天地广阔;然而身处偏远之地,又有谁怜惜这里的草木稀疏呢?我只应感激那些知恩图报的人,不去与人世间争名夺利、宠辱得失。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被举荐为贤才后的喜悦与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与感慨,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即今秋在乡里被举荐;次句以“年少周郎”自比,彰显其才智过人;三、四句通过描绘铁衣、宝剑等意象,展现诗人的豪情壮志;五、六句则转而抒发身处偏远之地的孤独与无奈;末两句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知恩图报的高尚情操。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表达真挚自然,诗人以“荐贤书”为引子,逐步展开自己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比“年少周郎”与自身的才智,以及铁衣、宝剑等意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胸怀壮志的形象,诗人也巧妙地运用“才高自觉风云阔”与“地远谁怜草木疏”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环境的不满与无奈,末两句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被举荐为贤才的经历有关,在唐代,科举制度为士人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而乡荐则是科举考试前的一种重要选拔方式,诗人可能因才学出众而被乡里举荐,从而产生了这首诗,在诗中,诗人既表达了对被举荐的喜悦与自信,也流露出对现实环境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力量。

“今秋乡里荐贤书,年少周郎智有馀。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