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人到蓬莱知不夜,地从阊阖夐无傍。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4-09)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游蓬莱阁

人到蓬莱知不夜,地从阊阖夐无傍。的意思及出处

宋·王禹偁

人到蓬莱知不夜,地从阊阖夐无傍。

仙风飒飒吹黄道,海气悠悠起白浪。

玉宇琼楼天际远,金樽美酒梦中香。

何当乘风归去也,直上青云览四方。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遭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达,著有《小畜集》。

译文

来到蓬莱仙境才知道这里不分昼夜,大地从这里开始远离尘世的喧嚣,无边无际,仙风飒飒吹过黄道,海气悠悠涌起白浪,玉宇琼楼在天际遥远的地方,金樽美酒在梦中散发着香气,什么时候能够乘风归去,直上青云游览四方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蓬莱仙境的奇幻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首联点明蓬莱仙境的特点,即不分昼夜、远离尘嚣;颔联通过仙风和海气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神秘氛围;颈联则通过玉宇琼楼和金樽美酒的意象,展现了仙境的美好和令人向往之处;尾联则表达了诗人乘风归去、游览四方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蓬莱仙境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象征手法,将仙境的美好和令人向往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王禹偁在仕途上屡遭贬谪,生活坎坷,他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追求自由、宁静的生活,蓬莱仙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之地,自然成为了诗人向往的对象,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蓬莱仙境的奇幻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

“人到蓬莱知不夜,地从阊阖夐无傍。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