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劝耕课桑力有馀,吏事不受崇空虚。上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劝农

劝耕课桑力有馀,吏事不受崇空虚。上一句是什么?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应物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多逃亡,小乡无居民。

榛莽空满地,豺狼昼出林。

萧条人迹稀,邑里但荆榛。

借问谁家室,但见山嶙峋。

恻恻念孤老,寂寂守空村。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园。

县吏来相诃,嗔我守田喧。

不顾叱我怒,但求去汝喧。

归耕不得时,拥稼空满田。

良苗亦怀新,翳翳吐芳妍。

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顾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阎。

劝耕课桑力有馀,吏事不受崇空虚。

昔人徒美矣,兹道谁能修。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清丽,风格恬淡高远,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代表作有《滁州西涧》、《秋夜寄邱员外》等。

译文

在这个小州,经历了战乱和灭亡之后,遗留下来的百姓确实困苦疲惫,大的乡镇大多逃亡一空,小的乡镇则没有了居民,荆棘和野草长满了空地,豺狼在白天也敢出没于林间,这里人迹罕至,村庄里只剩下荆棘和榛子,问起谁还有家室,只见山峦重叠,荒凉无比,我深切地同情那些孤寡老人,他们寂寞地守护着空荡荡的村庄,春天到来时,他们独自扛着锄头去耕作,傍晚时分还要灌溉菜园,县吏前来呵责,责怪我守田时喧哗,我不顾他们的叱责和愤怒,只求他们离去,让村庄恢复宁静,由于错过了耕种的时节,田地里长满了杂草,庄稼却寥寥无几,尽管如此,新生的秧苗仍然怀着希望,吐露出芬芳的花朵,蚯蚓从土中钻出,田间的乌鸦也随我飞翔,我深感惭愧,作为一个不耕田的人,却享受着来自百姓的俸禄,我尽力劝勉百姓耕种和养蚕,但处理政务时却不受浮夸和虚假的影响,过去的人们只是赞美这种美德,但又有谁能真正践行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一个荒凉破败的小州景象,百姓流离失所,村庄荒废,诗人深切同情百姓的苦难,并反思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他尽力劝勉百姓耕种和养蚕,以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同时坚守自己的职责,不受浮夸和虚假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战乱后小州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自身责任的反思,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突出了百姓的困苦和诗人的无奈,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劝农课桑等政务的认真态度和对浮夸风气的抵制,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某州刺史期间,当时,他所管辖的地区经历了战乱和动荡,百姓生活困苦,生产秩序混乱,韦应物深感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重大,于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和对自身职责的反思,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劝耕课桑力有馀,吏事不受崇空虚。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