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闻道帝师仍负暄,遥知爱景满维垣。全诗是什么?

3个月前 (04-11)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冬日有怀

闻道帝师仍负暄,遥知爱景满维垣。全诗是什么?

唐·杜牧

闻道帝师仍负暄,遥知爱景满维垣。

雪晴虚阁闲吟处,日暖高林醉卧间。

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何处是乡关。

梦回故国心飘忽,月照南楼夜正寒。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俊爽清丽,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听说皇帝的老师仍在冬日里晒太阳取暖,远远地想象着那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宫墙内外,雪后初晴,空旷的楼阁中我独自吟诵诗句,日头高照,我在高大的树林间醉卧休憩,满头白发的我归乡无望,不知何处才是我的故乡青山,梦中回到故乡心情飘忽不定,月光照耀着南楼,夜晚正是一片寒冷。

释义

闻道帝师仍负暄:听说皇帝的老师(可能指某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还在冬日里晒太阳,享受温暖。

遥知爱景满维垣:远远地想象着那温暖的阳光洒满了宫墙内外,表达了对远方温暖景象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温暖生活的向往,首联以“帝师负暄”为引子,引出对远方温暖景象的想象,为全诗奠定了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基调,颔联通过“雪晴虚阁”和“日暖高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冬日生活的闲适与惬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颈联“白发满头归未得,青山何处是乡关”直接抒发了诗人归乡无望的愁绪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尾联则以“梦回故国心飘忽,月照南楼夜正寒”收束全诗,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乡,仕途不顺,归乡无望,内心充满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冬日里晒太阳的温馨景象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歌,通过描绘冬日景象和内心感受,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温暖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闻道帝师仍负暄,遥知爱景满维垣。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