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合浦因人去不还,隋侯未值报恩年。出自哪首诗?

3个月前 (04-11)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珠还合浦

合浦因人去不还,隋侯未值报恩年。出自哪首诗?

唐·韦应物

昔年遗爱思东守,今日追欢忆北游。

鱼化灵珠还合浦,隋侯未值报恩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往昔在东边做官时留下的仁爱之情令人怀念,今日回想起北方的游历又心生欢喜。

就像那灵珠化鱼后重归合浦,而我(诗人自比隋侯)却未能等到报答恩情的时机。

释义

昔年遗爱思东守:回忆过去在东边做官时留下的仁爱政绩和深厚情感。

今日追欢忆北游:现在回想起在北方的游历,心中充满欢乐和怀念。

鱼化灵珠还合浦:用“灵珠化鱼”的典故,比喻失而复得或人才回归,合浦,古地名,传说中有灵珠化为鱼游入大海,后被人找回。

隋侯未值报恩年:隋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诸侯,以救蛇得珠报恩的故事闻名,这里诗人自比隋侯,感叹自己未能等到报答恩情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往昔与今日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前两句通过“遗爱”和“追欢”两个词,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在东边做官和北方游历的美好回忆,后两句则运用典故,以灵珠化鱼和隋侯报恩的故事,隐喻自己虽有才华和志向,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赏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他不禁想起了过去在东边做官时的仁爱政绩和北方游历的欢乐时光,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他感到自己就像那失而复得的灵珠,虽然最终回到了“合浦”,但却未能等到报答恩情的时机,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促成了这首诗的创作。

“合浦因人去不还,隋侯未值报恩年。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