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柳条著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4-11)诗词赏析30

诗词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柳条著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全诗是什么?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柳条著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韩愈(768年-824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重。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新抽出的柳枝还带着雨水,看上去更加鲜绿;初绽的花朵在冰雪中融化,仿佛要燃烧起来,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暮春时节。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早春时节的独特美景,首句写小雨如酥,滋润万物;次句写草色遥看,近看却无,表现出早春草色初生的朦胧美;三、四句则通过柳条著雨、花蕊融冰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早春的生机与活力;末句则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赞美和喜爱。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早春时节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小雨、草色、柳条、花蕊等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一幅生动的早春画卷,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早春与暮春进行对比,突出了早春的独特魅力,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写给他的好友张籍(字文同,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员外”)的,当时韩愈已经年近五旬,因官事闲居长安,而张籍也在朝中为官,两人交往密切,经常一起探讨文学和政治问题,这首诗就是韩愈在早春时节,看到京城的美景后,有感而发写给张籍的,通过这首诗,韩愈不仅表达了对早春美景的赞美和喜爱,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之情。

“柳条著雨看成绿,花蕊融冰乍欲燃。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