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西都为掾促征轮,南浦分携碧草春。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4-1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送郑二员外

西都为掾促征轮,南浦分携碧草春。下一句是什么?

唐·严维

西都为掾促征轮,南浦分携碧草春。

尊酒相看泪眼湿,寸心从此去人遥。

作者简介

严维,唐代诗人,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约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前后在世,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至德、乾元间(756—759),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玄宗天宝中,曾赴京应试,不第,后历秘书郎、河南府参军事、严州司户参军等职,晚年居会稽东湖之滨,与诸名士唱和往来,其诗多饯别酬答之作,《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译文

在西都担任属官的你急于踏上征途,我们在南浦边碧绿的春草中依依惜别,手捧酒杯相对而视,眼中都含着泪水,从此我的心便随着你的离去而遥远相隔。

释义

西都为掾:指在西都(长安)担任属官(掾为古代属官的通称)。

促征轮:催促启程的车轮,形容离别在即,行程紧迫。

南浦分携:在南浦(泛指水边送别之地)分手告别。

碧草春:春天的碧草,象征生机勃勃但也暗示离别的哀愁。

尊酒相看:举杯相对,表示离别时的深情厚谊。

泪眼湿:泪水湿润了眼眶,形容离别时的悲伤。

寸心从此去人遥:内心因离别而感到与对方相隔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后的深切思念,首句“西都为掾促征轮”点明了离别的背景和原因,次句“南浦分携碧草春”则通过具体的地点和景物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后两句“尊酒相看泪眼湿,寸心从此去人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不舍,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郑二员外有着深厚的友谊,而郑二员外因公务需要离开,诗人便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离别之情,在唐代,送别诗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许多诗人都有过类似的创作经历,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成为了送别诗中的佳作之一。

“西都为掾促征轮,南浦分携碧草春。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