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遥知陇树春方到,一见家山眼又明。的释义

7个月前 (04-12)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陇西行

遥知陇树春方到,一见家山眼又明。的释义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遥知陇树春方到,一见家山眼又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文作品被后世尊为“南宗画祖”,在诗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

译文

走马十里便扬起马鞭疾驰,五里便停下休息,都护的军营驻扎在太白星的西边,号角一响,胡人的天空就亮了,关山之上正下着大雪,烽火台上没有狼烟升起,远远地就知道陇西的树木春天刚到,一看见家乡的山,眼睛又明亮了起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生活和士兵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前两句通过“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的描写,展现了士兵们为了传递军情而奔波的辛劳。“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则描绘了军营的地理位置和战争的紧张气氛,后两句“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和“遥知陇树春方到,一见家山眼又明”则通过自然景象和士兵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士兵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场景的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士兵们为了传递军情而奔波的辛劳,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诗人通过“太白西”、“角声”、“胡天晓”等词语,描绘了军营的地理位置和战争的紧张气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后两句则通过“关山飞雪”、“烽火无烟”和“陇树春到”等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一见家山眼又明”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士兵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边塞诗的豪放,又有思乡诗的柔情,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王维的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边塞战争频繁的时期,当时,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冲突不断,边塞战争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议题,王维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大事的诗人,对边塞战争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感受,他通过这首诗,既描绘了边塞战争的艰苦和士兵的辛劳,又表达了士兵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展现了王维作为一位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厚情感。

“遥知陇树春方到,一见家山眼又明。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全诗是什么?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实际上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完整古诗,而是融合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表达,形成了富有诗意与季节特色的对句,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们可以构想一首假想的古诗,并围绕这些关键词进行创作与解析。假想古诗题目:四季雅趣朝代:唐代作者:李逸风(虚构人物)原文:春赏桃花...

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上一句是什么?

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早发苦竹馆》,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早发苦竹馆唐·李峤合沓岩扉重,萦回水涧长。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徙倚花边久,攀援竹径迷。如何方遂适,眇眇与云齐。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