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洛中平日是吾家,时节芳菲正可誇。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4-12)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洛中春日

洛中平日是吾家,时节芳菲正可誇。上一句是什么?

唐·韦庄

洛中平日是吾家,时节芳菲正可誇。

桃李花开人不窥,莺啼燕语满天涯。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遭遇,情感深沉,风格独特,韦庄的诗风清丽,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洛阳城中平日里就是我的家,此时正值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真是值得夸赞,桃花李花竞相开放,人们无需刻意寻找美景,因为莺啼燕语已经弥漫了整个天地。

释义

洛中平日是吾家:洛阳城对我来说就像家一样熟悉。

时节芳菲正可誇:现在的时节,花香四溢,景色宜人,非常值得称赞。

桃李花开人不窥:桃花李花自然开放,人们无需特意去寻找,因为它们已经美得让人无法忽视。

莺啼燕语满天涯:黄莺啼叫,燕子呢喃,声音传遍了整个空间,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洛阳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桃李花开、莺啼燕语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首句“洛中平日是吾家”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洛阳的深厚情感,将其视为自己的家,次句“时节芳菲正可誇”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好,值得人们去赞美,后两句“桃李花开人不窥,莺啼燕语满天涯”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繁华与热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流离失所,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相对安定的时候,回到洛阳,看到春日的美景,心中涌起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创作的,通过描绘洛阳春日的繁华景象,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也寄托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韦庄的《洛中春日》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洛中平日是吾家,时节芳菲正可誇。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